-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2016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2021-03-06
悼念南京大屠杀无辜死难者,悼念所有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
“我想在活着时,听到日本的道歉”
2021-03-06
1942年的7月29日,当时年仅16岁的少女李玉善,不知道什么是战争,却牢牢记住了这一天。“大白天的,一条很宽的大路,前面很堵,一群男人满大街地抓人。
-
日为“慰安妇”协议拉拢联合国秘书长失败
2021-03-06
本月12日联合国反对虐待委员会发布报告,指出韩日“慰安妇”协议未能恢复受害者的名誉和提供赔偿,主张双方修改协议。
-
多伦多千人集会支持设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民众签名逾十万
2021-03-06
当地时间5月29日在安大略省议会前举行和平集会,对一项推动在安省立法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法案表达支持。有法案发起者表示,经数月征集,支持该法案的民众签名已达10万个。
-
美再设一座“慰安妇”像 日本:十分遗憾
2021-03-06
继3月份起诉挪走少女像被拒之后,日方得知,美国近日将新增一座“慰安妇”少女像。当地日本领事馆对此“十分遗憾”,称将继续阐明日本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
“我们要日本真诚的道歉”
2021-03-06
公演、自由发言、朗读声明,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上百名民众聚集,共同参加为解决日本军“慰安妇”问题的第1284次“周三示威”。
-
南京大屠杀亲历者“面对面”交流会举行
2021-03-06
通过此次活动,更多人深入了解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更加珍爱和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
不听劝!日欲就“慰安妇”协议反驳联合国
2021-03-06
联合国反对虐待委员会5月12日发布报告,认为韩国与日本达成的“慰安妇”问题最终解决协议未能恢复受害者的名誉和提供赔偿,主张双方修改协议。
-
江东门纪念馆新临展开放 见证80年前历史真相
2021-03-06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讲述并记录着这段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传递着全人类铭记历史、祈愿和平的心声。
-
大型抗战题材展览——《中国远征军作战实录展》在旅顺开展
2021-03-06
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阶段,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而出征滇缅印,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雄部队。
-
中国外交部回应捷克总统参观江东门纪念馆:中方高度赞赏
2021-03-06
泽曼总统还出席了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这些都体现了泽曼总统尊重历史、面向未来的情怀和勇气。
-
南京向全球征集海报作品 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2021-03-06
“2017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主题为“不忘”和“未来”,以定向和自由征集两种形式,广邀中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内外著名设计师、设计机构、设计专业的师生参与。
-
重谈呼声高 韩考虑修改韩日“慰安妇”协议
2021-03-06
这一政府间协议在韩国民间遭到强烈反对。文在寅当选总统后,韩国国内要求废除协议或重新谈判的呼声越来越高。
-
辽沈地区十二家博物馆会员单位组建“抗战联线”
2021-03-06
沈阳作为打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第一枪的起点和审判日本战犯的终点城市,承载和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日本侵略14年的完整历程。
-
韩国舆论呼吁重商韩日“慰安妇”协议
2021-03-06
文在寅11日下午与安倍通电话。文在寅在通话中敦促日方正视历史,避免历史问题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文在寅还告知安倍,多数韩国民众无法接受两国间的“慰安妇”协议。
-
日本要求韩新政府履行日韩“慰安妇”协议
2021-03-06
2015年12月,日韩政府达成“慰安妇”协议,称已就“慰安妇”问题达成“最终、不可逆转的一致”。双方商定,由日方向韩国政府主导的“和解与治愈基金会”出资10亿日元。
-
南京大学生排演国内首部“慰安妇”题材剧本
2021-03-06
一名日本军官在南京的慰安所遇到了从日本国内被诱骗至南京的妻子,她被迫沦为“慰安妇”。这名日本军官受到强烈刺激,最后选择自杀。
-
日本不满“慰安妇”史料申遗 再次拒缴教科文组织会费
2021-03-06
日中韩等民间团体正推进将“慰安妇”问题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日本政府打算弄清资料审查的推进情况。
-
山西兴县迁葬17位抗日烈士遗骸
2021-03-06
5月4日,山西兴县举行纪念建军90周年系列活动,为17位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烈士的遗骸举行收迁安葬仪式。
-
韩“慰安妇”报告书发布 观点“掺水”遭批
2021-03-06
女性家族部单方面在报告书中增加内容,有为备受争议的韩日“慰安妇”协议站台之嫌,遭到部分原作者反对。有批评意见认为,韩国政府给白皮书“降级”是“看了日本的脸色”。
-
济南各界共祭“五三惨案”89周年
2021-03-06
2021-03-06,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日本侨民,出动军队蓄意屠杀中国军民六千余人。在这些遇害者中包括中国外交官蔡公时等。
-
韩民间发布慰安妇问题报告 政府白皮书计划告吹
2021-03-06
韩国政府2014年6月为抗议日本“河野谈话”调查结果推进《日军慰安妇状况白皮书》发行计划,计划在次年8月前发行日本军慰安妇受害人相关的综合报告。
-
外交部回应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
2021-03-06
中方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切实落实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
南京将举办《抗战中的南京记忆》系列展览
2021-03-06
2021-03-06至12月上旬,日本飞机对南京进行了几十次的空袭轰炸。中国空军和苏联航空志愿队派出飞机迎战,给狂妄的日本空军以沉重的打击。
-
江东门纪念馆史料陈列厅暂停开放
2021-03-06
纪念馆基本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自2007年建成开放以来,迄今已历时10年。10年来,累计接待海内外观众5000多万人次,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
安倍政府拒不承认强征慰安妇历史
2021-03-06
国立公文书馆相当于日本国家档案馆。此次提交的19件档案是日本法务省汇总的战后东京审判及乙丙级战犯审判记录。
-
日再现19份档案证明日军强征慰安妇
2021-03-06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近日向政府内阁官房新提交了19份共182件有关慰安妇的档案,其中有大量关于二战中日本军队参与和强征慰安妇的内容。
-
台湾首座“慰安妇”纪念馆馆长:有责任跟年轻世代对话
2021-03-06
据史料估计,战时日军在亚洲各地遍设“慰安所”,征用中、日、韩、东南亚占领地的“慰安妇”,人数可能多达30万人。
-
直面伤痛,铭记不可忘却的历史
2021-03-06
南京大屠杀是民族记忆里的疼痛,理应用艺术的形式让更多后来人知晓那段历史、更加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反思历史、尊重生命。
-
加拿大拟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2021-03-06
今年12月13日,他们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海外规模最大的公祭活动,并将开始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馆。
-
《南京大屠杀》作者张纯如 纪念馆在淮阴开馆
2021-03-06
张纯如纪念馆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是首家全景式展示张纯如一生的专题馆。该馆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主题,以张纯如写作《南京大屠杀》为核心。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清明家祭活动举行
2021-03-06
清明节的早晨,天色低沉,一束束菊花尤为显眼。80年,时光飞逝,但对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们来说,那段惨痛的历史、那些逝去的亲人,仍然记忆犹新。
-
一年一清明 一岁一追思——菲律宾华侨华人祭奠华侨抗日先烈
2021-03-06
为缅怀华侨抗日烈士的不朽功勋,2007年旅菲华侨华人在马尼拉华侨义山公墓建立纪念碑和纪念馆,祭奠200余名华侨抗日烈士。
-
日本遗孤代表在哈尔滨探望中国养父母
2021-03-06
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仓皇撤退时,已无暇照顾这些婴幼儿,他们在中国遗弃了大量日本孤儿,总数超过四千人,其中九成以上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
和平音乐会唱响紫金草的故事
2021-03-06
有一些东西可以跨越国界,跨越语言的障碍,跨越文化的壁垒,那就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共鸣。他们用心灵唱出自己的声音,也唱响了反省战争、呼唤和平的心愿。
-
南京:清明缅怀遇难同胞
2021-03-06
4月3日,许多市民和游客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缅怀遇难同胞。
-
清明犹记好家风——那些抗战家书家训背后的传承
2021-03-06
清明时节,是后人追思先辈的动情时刻。那些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抗战英烈后人,重温家书家训,更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怀与铭记。
-
“绝不崇洋媚外,也不金钱至上”——抗战英烈孙晓梅后人忆先辈谈气节
2021-03-06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正式追认她为烈士。曾在新四军教导总队任职的昔日战友,著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为其书诗一首:“二十年华运幄帷,文精武壮女中魁。
-
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陶瓷鞋展开展仪式举行
2021-03-06
4月3日上午,2017年“清明祭”系列活动——陶瓷鞋展开展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雕塑广场举行。
-
3.7万参观者昨来到江东门纪念馆 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祈愿和平
2021-03-06
昨天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流的参观者。截至下午4点半闭馆,参观总人次达37687。